朱异

朱异

南朝梁大臣

朱异(483—549),南朝梁吴郡钱唐人,字彦和。受学于明山宾,博通经史杂艺。年二十一擢为扬州议曹从事史。善窥人主意,为梁武帝所重。召直西省,兼太学博士。迁散骑常侍,位至侍中、中领军,掌机密三十余年。武帝太清元年,侯景请降,异劝帝纳之。主张与东魏议和,武帝从之。侯景以讨异为名举兵反。建康被围,惭愤发病卒。

朱异的诗

2首
张率

张率

南朝文士

张率(475—527),字士简,吴郡吴县(今苏州)人,南朝齐平都侯张环之子。齐明帝建武三年,举秀才,除太子舍人。为沈约所称,与任昉友善。能诗文,有《文衡》等,皆佚。

张率的诗

29首
萧子良

萧子良

南齐宗室大臣、宰相

萧子良(460—494),字云英,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朝齐宗室大臣,齐武帝萧赜次子,母为武穆皇后。

萧子良的诗

6首
萧综

萧综

齐梁宗室大臣

萧赞(501~531),一作萧缵,本名萧综,字德文,小名缘觉,出生于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南朝齐宗室大臣,东昏侯萧宝卷遗腹子,梁武帝萧衍养子(名义上的次子),母为吴景晖。

萧综的诗

2首
顾欢

顾欢

南朝著名上清派道士

顾欢(420—483),南朝齐吴郡盐官人,字景怡,一字玄平。家贫好学,燃松节及糠照明读书。事母孝。年二十余,从雷次宗学玄儒诸义。后于天台山开馆讲授,徒生常近百人。口不辩,善著论。刘裕辅政,征为扬州主簿,及即位建齐朝,乃至,自称山谷臣。进《政纲》一卷。武帝时,征为太学博士,不就。有《夷夏论》等。

顾欢的诗

1首
褚翔

褚翔

南朝梁大臣

褚翔(505—548),南朝梁河南阳翟人,字世举。褚向子。起家秘书郎。武帝宴群臣乐游苑,命翔与王训为二十韵诗,限三刻成。翔于坐立奏,武帝称异,转宣城王文学,俄迁为友。出为义兴太守。在政省繁苛,去浮费,百姓安之。征为吏部郎,自持公清,不为请属易意。迁侍中,守吏部尚书。丁母忧,以毁卒。

褚翔的诗

1首
释智恺

释智恺

南朝诗僧

释智恺(518—568),南朝陈时僧。江都人,俗姓曹。初与法泰等同往广州奉祈真谛。恺以实学且能撰文,乃与真谛对译《摄论》,阅七月,文疏并成。后又对译《俱舍论》,仅十月,而成文疏八十三卷。陈废帝光大二年,于智慧寺开讲《俱舍论》,至八月讲未毕卒。

释智恺的诗

1首
阮卓

阮卓

南陈大臣、文学家

阮卓(531—589),陈留郡尉氏县(今河南尉氏)人,南陈大臣、文学家,散骑侍郎阮诠之孙,宁远将军记室参军阮问道之子。

阮卓的诗

6首
刘苞

刘苞

南朝梁文学家、藏书家

刘苞(482—511),字孝尝,南朝梁彭城人。幼年丧父,至孝。初为司徒法曹行参军,历官至太子太傅丞、南徐州治中。以公事免。梁武帝天监中为太子洗马,掌书记。居官有能名,性和直,与人交,面折其非,退称其美。与从兄刘孝绰、从弟刘孺并以文藻著称。

刘苞的诗

2首
谢燮

谢燮

南朝陈文学家

谢燮(525-589),出生于建康(南京市),南朝陈文学家,代表作品《早梅》,和其他咏梅诗不同,这首诗独出心裁,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梅花的不畏严寒和不甘落后,也寄寓着诗人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

谢燮的诗

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