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诗人
孔绍安(577—6267),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以文词知名。入隋,与词人刊、万寿笃忘年之好,时称“利、孔大业末,官监察御史。归唐,拜内史舍人。武德四年,官中书舍人,受诏撰《梁史未成而卒。有《孔绍安集》五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七首,其中杂有在隋之作。
柳庄(生卒年不详),隋河东解人,字思敬。柳靖弟。博览典籍,兼善辞令,有经世之才。初仕于后梁,为萧参军。累迁至鸿胪卿,曾劝萧岿依北周,得安保一隅。及文帝受禅,庄数入朝,帝深加慰勉。梁国废,授开府仪同三司,除给事黄门侍郎。庄明习旧典,雅达政事,凡所驳正,帝莫不称善。后为饶州刺史,有能名。卒于官。
贺若弼(544—607),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之子。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隋朝建立后,拜吴州总管,参与隋灭陈之战有功,拜右武候大将军,封上柱国,进爵宋国公。自恃功高,心生怨怼,为隋文帝所疏远。大业三年(607年),以诽谤朝政之罪,为隋炀帝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