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从谈姬岩,安能忘阳崎?

出处出自清代陈宝琛的《力轩举医隐庐

力轩举医隐庐

力子治小学,而以通于医。

五十守田里,不与金门期。

偶为人海游,想望中兴基。

儒术世弗尚,顾被方技知。

维时急变法,二圣方宵衣。

宗衮非间平,硕辅无韩琦。

大患讳自养,责效剂和微。

传宣无虚晨,赏赉使遝驰。

郭玉之所怖,越人固见几。

有庐城西南,爽垲于病宜。花竹与果蓏,适情兼?饥。

我来已改元,相见馀赍咨。

正有栋榱惧,岂徒弓剑悲。

省君插架书,犹是俸入遗。

窥源證诵籀,订赝穷轩岐。

此理东西同,新故何常师。

医国匪吾事,活人聊自怡。

每从谈姬岩,安能忘阳崎?

一壶处处可,所冀太平时。

作者简介

陈宝琛

陈宝琛

晚清大臣、学者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一字潜史,号弢庵、橘叟、橘隐、听水老人、沧趣楼主、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螺洲(今福州市螺洲镇)人。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他是“同光体”闽派代表诗人,诗作收入《沧趣楼诗集》,附录流寓天津时写的《听水斋词》4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