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韩魏公

wǎn suì dēng mén zuì cái xiāo xiāo huá yìng jīn léi
kān chéng xiāng yán dōng xián bàn zhū lǎo tái
jiā jié jiǔ cóng chóu guò zhuàng xīn ǒu bàng zuì zhōng lái
guī chōng hán shuì xīn shī bǎi biàn kāi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九日和韩魏公》是北宋散文家苏洵为答谢韩琦邀请自己参加宴会的一首诗。首联为谦恭之辞,登门不才为自谦,华发映罍为颂韩。颔联又延展谦恭之意,意为不堪承受丞相邀人东阁宴饮的盛情,又愧列诸老儒于曲台。颈联言其感谢丞相的惠泽,表明丞相邀饮不但消解了佳节思乡的愁绪,而且激发了自己的“壮心”。尾联延展“壮心”:暮归后,面对寒雨反而兴奋得难以入睡,干什么呢?“自把新诗百遍开”。说写新诗,暗寓业进之意。

作者简介

苏洵

苏洵

北宋文学家,散文家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年间(1056—1063),得欧阳修推荐和称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太常因革礼》,书成而卒。长于古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有《嘉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