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高中课文)
译
注
拼
xǐ喜
nù怒
āi哀
lè乐
zhī之
wèi未
fā发
,
wèi谓
zhī之
zhōng中
;
fā发
ér而
jiē皆
zhōng中
jié节
,
wèi谓
zhī之
hé和
;
zhōng中
yě也
zhě者
,
tiān天
xià下
zhī之
dà大
běn本
yě也
;
hé和
yě也
zhě者
,
tiān天
xià下
zhī之
dá达
dào道
yě也
。
zhì致
zhōng中
hé和
,
tiān天
dì地
wèi位
yān焉
,
wàn万
wù物
yù育
yān焉
。
bó博
xué学
zhī之
,
shěn审
wèn问
zhī之
,
shèn慎
sī思
zhī之
,
míng明
biàn辨
zhī之
,
dǔ笃
xíng行
zhī之
。
yǒu有
fú弗
xué学
,
xué学
zhī之
fú弗
néng能
,
fú弗
cuò措
yě也
;
yǒu有
fú弗
wèn问
,
wèn问
zhī之
fú弗
zhī知
,
fú弗
cuò措
yě也
;
yǒu有
fú弗
sī思
,
sī思
zhī之
fú弗
dé得
,
fú弗
cuò措
yě也
;
yǒu有
fú弗
biàn辨
,
biàn辨
zhī之
fú弗
míng明
,
fú弗
cuò措
yě也
;
yǒu有
fú弗
xíng行
,
xíng行
zhī之
fú弗
dǔ笃
,
fú弗
cuò措
yě也
。
rén人
yī一
néng能
zhī之
jǐ己
bǎi百
zhī之
,
rén人
shí十
néng能
zhī之
jǐ己
qiān千
zhī之
。
作品简介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作者简介

子思(述圣)
儒家五大圣人之一
孔伋(483—402),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五大圣人之一,被尊为「述圣」。著有《子思子》《中庸》《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