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出郭

yǎng xìng wáng qīng shān luò zhào zhōng
mín guī lín shù zài bīng lěi yān kōng
chéng jiǎo yóu bēi zòu jiāng fān shǐ yuǎn tōng
nián jīng yòu mǎn gōng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兵后出郭》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写诗人于战后信步出城,见城外的景物转眼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颔联写军队已经撤走,留下废弃的营垒,进一步从侧面来写战争造成的破坏;颈联写城头上悲凉的角声时时鸣起,江面上漂着片片白帆;尾联写诗人之感慨:没想到当年吴王宫殿变成废墟事,又在旧地重演。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遭受战乱的百姓的真切同情和对不义战争的强烈谴责,语调沉郁,且以虚写实,有无限的题外之意。

作者简介

高启

高启

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他的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他的诗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