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墙欲高行

lóng shēng tiān yún rén zhī shì jìn dài zhōng rén
zhòng kǒu shuò jīn chán yán sān zhì qīn
kuì kuì jiān biàn wěi zhēn
yuàn xīn shuō chén jūn mén jiǔ chóng dào yuǎn jīn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当墙欲高行》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三曹”之一曹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该诗运用“众口铄金”和“曾母投杼”两个典故,痛斥众谗惑听,混淆真伪,委婉地发泄了自己的愤怒怨恨之情,抒发了诗人因遭小人诬谗而不被任用,又无法向上陈说的悲伤。全诗句式或长或短,错落有致。

作者简介

曹植

曹植

三国时期文学家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为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者。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