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屯北崦

dōngtúnběiyān
dào zéi shēng kùn zhū qiú pín
kōng cūn wéi jiàn niǎo luò wèi féng rén
fēng chuī miàn kàn sōng shēn
yuǎn shān huí bái shǒu zhàn yǒu huáng chén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东屯北崦》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直抒胸臆,痛斥盗贼对百姓的盘剥,颈联和颔联通过对北崦荒凉之景的描写,引出尾联作者对百姓的关切,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 [1]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1090
  • [2]陶道恕主编.《杜甫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93.10:第517页—第519页
  • [3]山东大学中文系 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08月北京第1版:第315页—第3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