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

běi mín shēng jìn èr biān cháng xīn
jiā jiā yǎng xué gēng zhī shū guān jiā shì
jīn nián hàn qiān chì zhōu xiàn réng cuī
lǎo xiǎo xiāng lái jiù nán nán rén fēng nián shí
bēi chóu bái tiān hūn páng guò zhě yán
shēng zhēn guān zhōng dǒu shù qián bīng ró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河北民》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剪裁精当,言简意赅,全面反映当时百姓深受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之苦,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的唐太宗贞观之治,这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真切深刻地体现了此时此地的社会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