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黄徐州

xìng míng céng luò jiàn shū zhōng huà yán gōng
shēng mǎn tiān xià shí nián cóng shì qióng
bái tóu wèi jué gōng míng wǎn qīng yǎn cháng méng jīn tóng
shuāi yòu wèi jīn bié shù xíng lǎo lèi 西 fē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别黄徐州》是北宋诗人陈师道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临离徐州时告别州守黄氏之作,表述了他的境遇,抒发了惜别的情谊。起联言自身曾蒙时贤推荐,次联谓身负虚名,十年从事学政,落得个落职的处境。三联说到当今,表明虽鬓有白发,还想有所作为,感谢对方青眼相看,一贯如此。末联收结到话别,面对秋风,凄然泪下。全诗向友人直倾襟府,感慨沉挚。

作者简介

陈师道

陈师道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