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曲

qiū jiāng miǎo miǎo róng fāng qiū jiāng ér jiāng duàn cháng
jiàng páo chūn qiǎn yún nuǎn cuì xiù yíng fēng liáng
chuī làng jiāng bái shuāng luò dòng tíng fēi
dàng zhōu chù cǎi lián rén ài róng hǎo yán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芙蓉曲》是元朝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诗的首联描写了秋日江上的芙蓉和江上的秋江女儿;颔联两句进而描写秋将女儿的生活;颈联折回描写了江波,落叶等寒秋之景;尾联借采莲人面对荷花不知从何荡舟,再次结出秋江女儿爱花惜花的一片苦心。全诗以景语写情,语言流丽,风格清婉,善于借鉴化用前人的名句,组成优美的意境。

作者简介

萨都剌

萨都剌

元代诗人、画家

萨都刺(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父因军功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故为雁门人。泰定进士,授翰林应奉,后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宪司经历等职。弃官后隐居安庆司空山。诗多写自然景色,清新绮丽。有《雁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