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湖中

shuǐ tiān xiàng wǎn chén chén shù yǐng xiá guāng zhòng dié shēn
jìn yuè lěng qiān qǐng liàn bāo shuāng xīn wàn zhū jīn
xìng àn fáng zuì zòng yǒu shēng fèi yín
shí zhǐ huà chuán chù 宿 dòng tíng shān jiǎo tài xīn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宿湖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绘作者黄昏时节初入太湖所见,颔联描绘进入湖心,银光撒满湖面,碧波粼粼,颈联写诗人面对此美景良宵,趁案头的官府文书不存在,何不开怀畅饮,吟咏赋诗,何其潇洒畅快;尾联写诗人竟留连不返,夜宿湖边。全诗境界壮阔,色彩明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太湖夜色的优美,令人赏心悦目。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