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其一

màn màn qiū cháng liè liè běi fēng liáng
zhǎn zhuǎn néng mèi páng huáng
páng huáng jiǔ bái zhān cháng
shì qīng shuǐ yǎng kàn míng yuè guāng
tiān hàn huí 西 liú sān zhèng zòng héng
cǎo chóng míng bēi yàn nán xiáng
duō bēi mián mián xiāng
yuàn fēi ān liáng
xiàng fēng cháng tàn duàn jué zhōng chá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杂诗二首》是魏朝开国皇帝曹丕写的一组五言古诗,这两首诗都是游子诗,写游子客中思归之情。第一首诗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描写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的苦情。秋夜寒风,冷月白露,草虫悲鸣,孤雁南翔,诗中的一景一物都深深染上了凄凉的色彩,烘托出一个萧瑟悲苦的意境。作者把游子放在萧瑟的秋夜背景中,缠绵往复地写出了游子的彷徨愁苦和忧伤。

作者简介

曹丕

曹丕(魏文帝)

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187—226年),即曹魏高祖文皇帝,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文武双全,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