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

ér ēn yuàn xiāng ěr
huà rán biàn xuān áng yǒng shì chǎng
yún liǔ gēn tiān kuò yuǎn suí fēi yáng
xuān jiū bǎi niǎo qún jiàn fèng huáng
pān fēn cùn shàng shī shì luò qiān zhàng qiáng
jiē yǒu liǎng ěr wèi xǐng tīng huáng
wén yǐng shī tán zuò zài páng
tuī shǒu zhǐ zhī shī湿 lèi pāng pāng
yǐng ěr chéng néng bīng tàn zhì chá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听颖师弹琴》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写作者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诗从演奏的开始起笔,到琴声的终止完篇。诗人首先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了音乐形象,然后,诗人又写了音乐效果,以自己当时的坐立不安、泪雨滂沱和冰炭塞肠的深刻感受,说明音乐的感人力量。形象的刻画为效果的描写提供了根据,而效果的描写又反证了形象的刻画的真实可信,二者各尽其妙,交互为用,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

唐代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