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平晚行

píngwǎnxíng
bǎi nián huái怀 wàng qiān juàn yóu qíng
gāo xún shù dào yuǎn jìn tīng quán shēng
jiàn cái fēn shān huā biàn míng
xīn chù jìn fēng yuán qī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麻平晚行》是唐代诗人王勃所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首尾两联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愁思,第二联主要是诗人运用触觉听觉来写景,成道、泉声用“高低寻”、“远近听”,写得十分真实而又别具一格。第三联是用不太清晰的视觉写“才分色”、“不辨名”,写出天色将黑未黑、景物欲辨不能的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羁游在外的疲倦与无奈,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眷恋。

作者简介

王勃

王勃(诗杰)

唐朝文学家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学者文中子王通之孙,唐代诗人。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因作文得罪唐高宗而被放逐,漫游于蜀中。后补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年二十七,因渡南海探望父亲,溺水受惊而死。工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参考资料

  • [1]倪木兴选注 .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12 月.第23页
  • [2]李志敏主编 .唐诗名篇鉴赏 超值珍藏版 .京华出版社.2011年5月 .第11页
  • [3]杨佐义主编.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 (上).长春出版社.1994年01月.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