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诗人
崔寔(?—约170),东汉涿郡安平人,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崔瑗子。少沉静,好典籍。桓帝时拜议郎,与边韶等著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巩固边防,匈奴不敢犯。征拜议郎,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旋以为梁冀故吏,免官。后起为辽东太守,召拜尚书,称疾免归。著《政论》,抨击时政;又著《四民月令》,记当时地主田庄情况及各种农作物种植方法。均佚,有辑本。
曹摅(?—308),西晋谯国谯人,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补临淄令,曾于岁夕,见众囚皆涕泣,悯之,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至日,相率而还,一县号曰圣君。迁洛阳令。入为尚书郎。齐王司马同辅政,为记室督,谏同归藩,不纳。惠帝末,为襄阳太守。怀帝永嘉二年,高密王司马略以为征南司马,镇压流民起事,败死。工诗赋,原有集,今存残篇。
王赞(?—311),字正长,义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博学有俊才。泰始中辟司空掾,迁著作郎。太康中迁太子舍人,惠帝拜侍中。永嘉中为陈留内史,加散骑侍郎。担任陈留太守期间曾在石勒围攻仓垣时击败石勒。西晋末为石勒所杀。钟嵘将其诗列入中品。今存诗五首,《文选》中所录《杂诗》较有名。《宋书·谢灵运传论》曾加以称引。原有集,现已散佚。
仲长敖(生卒年不详),《隋书》《旧唐书》的《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载《仲长敖集》二卷,《宋史》以下无见,其集可能佚于唐末。《隋书》把他列在刘弘、山简(山简的父亲就是竹林七贤的山涛)前,则可能是魏晋之际人。其作今仅存《覈性赋》,见于《艺文类聚》卷二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