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秀(?—306),字成叔,武邑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人。西晋大臣,曹魏雁门太守牵招之孙。鲁公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
嵇绍(253—304),字延祖,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西晋时期名臣、文学家,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有文集二卷,今已佚失。《全晋文》《晋诗》等辑录有其诗文。
张亢(?—?),东晋安平人,字季阳。张载弟。善属诗文,才藻不及其兄张载、张协,而并称“三张”。妙解音乐伎术。东晋初过江,拜散骑侍郎,迁散骑常侍,领著作。
王徽之(338—386),字子猷,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名士、书法家,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圣)第五子。
皇甫谧(215—282),西晋安定朝那人,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皇甫嵩曾孙。少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年二十余,始勤学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后得风痹疾,犹手不释卷,以著述为务,忘寝废食,时人谓之“书淫”。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及我国最早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等。
王玄之(326—357),字伯远,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的长子,东晋书法家,工草书和隶书。
王涣之(335—396),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第三子,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
刘妙容(?—?),东晋吴令刘惠明之女。《乐府诗集》卷六十录其《宛转歌》二首。然此二首出自吴均《续齐谐记》。《续齐谐记》所载,系妙容亡后遇王敬伯时所作,不可信。或为王敬伯所杜撰,或是吴均所造,或时人流传如此。
应璩(191—252),字休琏,三国魏汝南人。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