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出处出自宋代朱熹的《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释义相逢一笑之后你可能又对我的见解不满,可是,为表达重逢喜悦的诗篇恰恰不在这语言之中。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作品简介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是南宋诗人朱熹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讲述了作者重游故地,与多年的好友重逢,同时也和好友辨明哲学观念的异同。此诗前半部分抒情,后半部分说理,情理交融,表达了作者与好友重逢的喜悦,亦感慨两人在哲学的上的见解不同的问题。

创作背景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此诗作于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的泉州。诗人和溥公久别重逢,正值重阳,溥公有诗为赠,诗人酬答了这首律诗。

作者简介

朱熹

朱熹

南宋理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绍兴十年(1148年)进士,卒后追谥“文”。朱熹早年受业于理学大师李侗,师承二程学说,兼采周敦颐、张载的思想,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朱熹的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八朝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楚辞集注》《诗集传》《韩文考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