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阳羡歌·山秀芙蓉》,通常认为是北宋贺铸词作,也有观点认为是苏轼作品。词作上下两片所写,一则“长桥千载犹横跨”,英雄人物的英雄业绩及精神,与明秀的溪山共存;一则“耳根清净功名话”,往时的元龙豪气已经消除,对于事业功名已不再感兴趣。二者形成强烈对照。表面上看,其景其情,似乎不很协调。然而,正因为这种不协调,即更加突出作者愤忿不满的情怀。即:自己原来也是一位能够杀虎斩蛟的英雄,而今却不得不“求田问舍”,干着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情。所谓“黄鸡白酒渔樵社”,其中乃隐含着种种不平与牢骚。这就是这位英雄人物的可悲结局,表达了英雄挂冠归隐后的落寞与失志。
上阙写景,铺叙宜兴境内山水胜迹。下阕抒怀,反用三国陈登古典,貌似达观,内含悲愤,词意推进一层,又不蹈袭前人陈迹。
创作背景
关于该词的作者,通常认为是贺铸,但也有观点认为是苏轼。《荆溪外记》就说此词是苏轼作,并从内容推测可能于元丰八年(1085)至常州后作。
一般认为,这首词很可能是贺铸初到宜兴时所作。贺铸五十八岁致仕客居苏州之后,经常来往于常州、宜兴一带。宜兴古称阳羡,所以贺铸改《踏莎行》为《阳羡歌》,作词抒发他致仕后落寞失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