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
出处出自宋代秦观的《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译
注
赏
拼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作品简介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此词咏相思之情。上阕回忆当年此时与师师欢会的氛围和师师的娇羞痴情。下阕写别后相思,想象此时的师师在妙舞清歌罢,面对秋色,也在深情地思念他。全词情致缠绵,一往情深,有荡气回肠之妙。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秦观被召至京师,除太学博士,开始了他长达四年的京都仕宦生活。在京都时,秦观常作狎邪游,与青楼女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被权贵者诋为“不检”,“薄于行”,就是指他常与妓女们往来。这首《一丛花》词就是秦观赠给汴京一位名叫师师的歌妓的。这个师师当不是宋徽宗时京都名妓李师师,因为此时李师师才刚出生。词中云“年时今夜”,又云“对秋色嗟咨”,据此推断,《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这首词大约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