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宅
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
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
枭鸣松桂树,狐藏兰菊丛。
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
前主为将相,得罪窜巴庸。
后主为公卿,寝疾殁其中。
连延四五主,殃祸继相钟。
自从十年来,不利主人翁。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人凝不敢买,日毁土木功。
嗟嗟俗人心,甚矣其愚蒙。
旦恐灾将至,不思祸所从。
我今题此诗,欲悟迷者胸。
凡为大官人,年禄多高崇。
权重持难久,位高势易穷。
骄者物之盈,老者数之终。
四者如寇盗,日夜来相攻。
假使居吉土,孰能保其躬。
因小以明大,借家可喻邦。
周秦宅崤函,其宅非不同。
一兴八百年,一死望夷宫。
寄语家与国,人凶非宅凶。
作品简介
《凶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封建上层社会中的“凶宅”现象,深刻揭示了官僚腐败的内在规律及其对国家命运的负面影响。诗人不仅破除风水迷信,更指出“人凶非宅凶”,强调是人的贪婪、腐败和私欲导致了不幸,而非宅邸本身。诗的结构简洁,前半部分叙述凶宅现象及情由,后半部分则深入剖析其本质原因,并引申至国家命运的讽喻。诗人在叙事中抓住特征和要点,生动准确,并通过层层提问与回答,启发读者思考;在议论中则尖锐深刻,概括精辟,警世醒时。全诗以现实性和深刻性见长,主题明确,构思精深,语言通畅,修辞讲究,用意深长。
创作背景
《凶宅》此诗约为元和四年(809)前后在长安所作,是与《新乐府五十首》同一时期、同一风格的作品。当时的长安,相传有许多“凶宅”,尤其是一些大官僚的住宅。据史书记载,这些凶宅有延康坊马镇西宅、延寿坊裴巽宅、昭国坊郑絪宅、永乐坊凶宅等。时人认为这是由于“风水”不好或有妖狐鬼怪占据其间而使其宅主人遭遇凶事,故一些大宅院任其荒废也无人敢住。诗人对此直言相陈,因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