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濛玉华晓,潇洒石淙秋。

出处出自金代元好问的《水调歌头·空濛玉华晓

水调歌头·空濛玉华晓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两山绝胜处也。

空濛玉华晓,潇洒石淙秋。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藤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

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空濛玉华晓》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从大视野落笔,写嵩山胜景,进而具体刻画玉溪幽美风光。摹形着色,俨然一幅山水粉绘。次以山川、猿鸟喜得佳客,映衬王革择境之妙;又从山村人情习俗和家人相伴,写卜居之美、登临之欢。歇拍,因玉溪佳境,引出作者有老来终焉之志。全词奇丽高雅,其气韵纵横处,颇有苏词风格。

创作背景

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作者移家河南登封,在这里前后共住了九年。《水调歌头·空濛玉华晓》这首词是作者寓居登封嵩山时期所作。

作者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