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鹘行

gāo táng jiàn shēng shuǎng dòng qiū
chū jīng luán
nǎi zhī huà shī miào gōng guā zào huà
xiě zuò shén jùn 姿 chōng jūn yǎn zhōng
què mǎn jiū zhī xuān rán kǒng chū
nǎo kàn qīng xiāo níng wèi zhòng qín méi
zhǎng dāo jiàn rén huán chāo yuè
gān kūn kōng zhēng róng fěn qiě xiāo
miǎn yún shā yǒu yān zhì
jīn shā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画鹘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题画诗。此诗从画中之鹘不能飞去生情,生发出可能完全与画家无干的想象,全凭诗人自己的情思和想象发挥,将隐藏在内心的某种矛盾之情赋予了眼中之鹘。全诗体现了诗人的主体意识对原画意境的延伸和超越,诗人之神与画鹘之神的融通,创造了较之原画更为出人意料的境界。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