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飞伯劳歌

dōng fēi láo 西 fēi yàn huáng zhī shí xiāng jiàn
shuí jiā ér duì mén kāi yán yàn zhào
nán chuāng běi yǒu guà míng guāng luó wéi zhī fěn xiāng
ér nián shí liù yǎo tiǎo shuāng yán
sān chūn huā cóng fēng kōng liú lián shuí tó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东飞伯劳歌》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根据民歌改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被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在《乐府诗集》中该诗被归为古辞,但王夫之《古诗评选》,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胡应麟《诗菽·内篇》及陆时雍《诗镜总论》等选诗和评诗诸家都认为是萧衍所做 。诗歌描写一个男子恋慕一个少女的心曲。上句用伯劳与燕子的分飞来比喻情人之间的分离;下句用牵牛、织女隔河相望的典故,比喻与所爱的人可望而不可即。

作者简介

萧衍

萧衍(梁武帝)

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出生在秣陵(今南京),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因为拥立齐明帝萧鸾有功,当上了中书侍郎。公元502年(南齐中兴二年),代齐和帝自立。博学能文,勤政爱民。长于文学,有才子之名,是“竟陵八友”之一,精通琴、棋、书、画,还能亲自动手制作、改良乐器,是个不错的调音师。一生极具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