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从登封途中作

zhàng diàn殿 cuī wéi xiān yóu shí zhuàng zāi
xiǎo yún lián juǎn huǒ xīng huí
àn qiān chū shān míng wàn shèng lái
cóng liáng zhōng yàn tiān cái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扈从登封途中作》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述了武则天登嵩山时的盛大场面。诗的首联用一个“壮”字概括登山声势之浩大;颔联和颈联具体描写登山的浩大场面,笔法生动;尾联诗人自谦才疏学浅,言皇恩浩荡,结构完整。全诗八句共四十字,即事即景,对仗工巧,锦绣成文,壮阔沉雄,气象宏大。

作者简介

宋之问

宋之问

唐代诗人

宋之问(656—712),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宋之问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