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行五首·其二

hàn jiā néng yòng kāi qióng
shù yàn kāng jiàng bǎo shí
guān tíng shì wàng lèi zhān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蓟门行五首》是唐代诗人高适在第一次出塞游历蓟北之时创作的组诗作品。第二首直斥统治者好大喜功、轻开边衅的罪恶,以唐军与降胡待遇的差异揭露边将只顾邀功不管士卒死活的残酷现实。这一首诗反映了戍卒食用匮乏,投降的胡人却丰衣足食的情况,批判了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举措。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戍卒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达了对边境潜在危机的深深忧虑,言辞悲怆,感人肺腑。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