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河伯

yóu jiǔ chōng fēng héng
chéng shuǐ chē gài jià liǎng lóng cān chī
dēng kūn lún wàng xīn fēi yáng hào dàng
jiāng chàng wàng guī wéi huái怀
lín lóng táng bèi què zhū gōng
líng wèi shuǐ zhōng chéng bái yuán zhú wén
yóu zhī zhǔ liú fēn jiāng lái xià
jiāo shǒu dōng xíng sòng měi rén nán
tāo tāo lái yíng lín lín yì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九歌·河伯》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此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祭祀河伯的祭歌,歌中没有礼祀之词,而是河伯与女神相恋的故事,大约是以恋歌情歌作为娱神的祭词。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以主祀黄河河神为题,假借一次九河的神游之旅,象征表现出深深的故国之思最终战胜“远逝以自疏”的去国之念的矛盾心态,表现出诗人的爱国的情怀。

作者简介

屈原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343—278),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之子屈瑕后代。曾任左徒、三闾大夫。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主要代表作品 《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