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

líng zhèn jiǔ zhōu tōng shì huān wàn guó tóng
zhuàng zhōng jīng hǎi shàng xīn zhuāng xuàn zhào jiāng dōng
méi huā luò chù cán xuě liǔ kāi shí rèn hǎo fēng
huǒ yún guān féng dào tài tiān cháng jiǔ shǔ nián fē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大酺》是唐代诗人杜审言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写得别开生面,突出表现民间的欢娱,那热闹的场面如同庆丰收或过传统的盛大节日一样,传达了诗人与民同乐的情绪。

作者简介

杜审言

杜审言

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杜审言(645一708),字必简,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青年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共称“文章四友”。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任隰城尉,洛阳丞,后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后时任著作郎,膳部员外郎。中宗时被流放峰州,不久,复召为国子监主簿,官终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恃才自傲,狂放不羁,是唐代今体诗奠基人之一,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有《杜审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