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峡次巴东

zhī yuǎn jùn shí dào yóu quán jiā tóng
wàn wáng chéng sān xiá wài bǎi nián shēng zhōu zhōng
shān zhān huā lǒng shuǐ chūn duō làng fēng
liǎng piàn hóng jīng shù shēng shǐ使 jūn lóu dié shàng dōng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入峡次巴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联写远贬虽苦,但能举家同行亦为苦中之乐。后两联借景抒情,写路途艰难。迁播远郡,水路险阻,风雨奔波,而无凄苦之词,笔调疏快宜人,足见诗人坦荡的襟怀。语言通俗晓畅,曲调明快而感情深沉。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