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huò máng máng dōu zǎo tuì退 shì xiān zhī
dāng jūn bái shǒu tóng guī shì qīng shān wǎng shí
suǒ qín yīng xiá qiān huáng quǎn dìng nán zhuī
lín zuò lóng wèi hǎi shì zhōng wěi guī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中。此诗作于“甘露事变”之后,为诗人听闻“甘露四相”遭到杀害后追记之辞,诗人对正直士人的遇难表示出深切的悲哀。首联庆幸自己居官趁早引退,颔联咏“甘露四相”同日遭戮之事,颈联感叹当灾祸到来是来不及后悔的,尾联进一步说明见机引退的必要。全诗语言精练,用典精切。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