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口号

chē chuí yáng shí jiē qiáo dēng huǒ jiù qín huái
fàng fēi tōng hóu fèi shuí zhī shì zhāi
bǐng shì bàng wáng diàn殿 huàn jiāng shàng xiào líng chái
duān shè yuán tóu 鹿 shōu zhǎng shēng yuàn nèi pái
复制 复制

作品简介

《秣陵口号》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跃过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先写南京往日之繁华,再转写如今那种繁盛已荡然无存,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荒芜凄凉的景象;后四句写故都帝王宫殿及明孝陵的荒废,诗人紧紧抓住能够反映江山易主的典型事物以抒写情怀,把长期以来在胸中激荡着的沧桑之感倾泻在诗中,抒发了对明朝灭亡的无限伤痛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委婉含蓄,凝练深沉。

作者简介

吴伟业

吴伟业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明亡后隐居不出,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1656)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诗词文曲均有较深造诣,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有《梅村家藏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