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

yán yán xiǎn cháo shì zhě shèn yòng cái
fèi gòng gǔn zhòng huá wèi zhī lái
zhòng xiàn chéng yán jiāng gōng nǎi jiàn cāi
lín méi gào dāng zāi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读山海经十三首》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首篇为序诗,咏隐居耕读之乐,后十二首从《山海经》《穆天子传》中撷取题材而写成。这组诗可看作当时诗人思想状态的全面映照,世间的传说、神话、寓言、史实,通过其“魔镜”,或被化为睿智的火花,或被化为哀婉的叹息,或被化为惊天的怒吼,或被化为由衷的敬佩,或被化为刹那的顿悟,或被化为玄妙的虚幻,或被化为警世的宣言,以抒发诗人的壮志豪情和对现实不满的感慨。全诗主要运用借古讽今手法,文笔自然,意蕴深广。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