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僧不遇作

xúnshānsēngzuò
shí jìng dān sōng mén qīng tái
xián jiē yǒu niǎo chán shì rén kāi
kuī chuāng jiàn bái guà shēng chén āi
shǐ使 kōng tàn réng péi huí
xiāng yún biàn shān huā cóng tiān lái
yǒu kōng yuè hǎo kuàng wén qīng yuán āi
liǎo rán jué shì shì fāng yōu zāi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寻山僧不遇作》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寻访一位僧人却没有遇到,而写下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台阶上是鸟停留的痕迹,禅室空寂无人,挂在窗户上的白浮尘落满了尘埃。作者想要离去却对山中美景感到不舍。诗中写出了山谷中的幽静以及作者的犹豫,表达了作者对寻访山僧不遇的遗憾以及对山林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 [1]葛景春.李白诗选.中华书局.2005.第153页
  • [2]林东海.李白诗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5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