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鸡行

xiǎo xiàng shì mài bèi xiāng xuān zhēng
jiā zhōng yàn shí chóng zhī mài hái zāo pēng
chóng rén hòu báo chì rén jiě
chóng shī le shí zhù hán jiāng shān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缚鸡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捉放家鸡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诗人对鸡虫命运的怜惜之意是不堪人世纷争扰攘的心境的折影。诗人由鸡啄虫、人缚鸡这样无关紧要的是非得失问题而陷入沉思之中,而且使全诗的理趣定味更加浓郁。此诗语言浅显易懂,以议论入诗,其意颇远。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