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寡妇

shānzhōngguǎ
yīn bīng shǒu péng máo zhù shān bìn jiāo
sāng zhè fèi lái yóu shuì tián yuán huāng hòu shàng zhēng miáo
shí tiāo cài gēn zhǔ xuán zhuó shēng chái dài shāo
rèn shì shēn shān gèng shēn chù yīng zhēng yáo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山中寡妇》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反映了在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全诗通过山中寡妇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悲惨命运,透视当时社会的面貌,语极沉郁悲愤。诗人把寡妇的苦难写到了极至,造成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从而使人民的苦痛,诗人的情感,都通过生活场景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作者简介

杜荀鹤

杜荀鹤

晚唐现实主义诗人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青年时期,累举考不第。直到大顺二年(891)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第八名)。当时政局动乱,未就官职,还乡闲居。后入南唐,授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不久即病逝。

参考资料

  •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3-854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