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内子病中札

同检红梅玉镜前,如何小别便经年?

飞鸿呼偶音常苦,栖凤将雏瘦可怜。

梦远枕偏云叶髻,寄愁买贵雁头笺。

开缄泪涴销魂句,药饵香浓手自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得内子病中札》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诗人回忆从前夫妻生活的谐和融乐;颔联写自已如飞鸿失偶,鸣中常带苦涩,妻子独自带着女儿,任劳任怨,值得可怜;后二联写妻子之相思以及诗人收到妻子书信后的担忧与负疚。全诗对仗工整,情浓意切。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身为丈夫对病中妻子的怜惜、关爱和歉疚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同检红梅玉镜前,如何小别便经年?

我曾经伴着你在镜前梳妆,同检红梅,怎么如今我们分别已经一年了?

飞鸿呼偶(2)音常苦,栖凤(3)雏瘦可怜。

我如同失伴的飞鸿,鸣叫声中带着苦涩之意,而你就像栖凤将雏,憔悴可怜。

梦远枕偏云叶髻(4),寄愁买贵雁头笺(5)

可以想象得到你此刻正在家中凭枕而卧,屡屡梦见我,致使你那乌云般浓密的发髻也弄偏了,而我也频频寄信回家,表示我的相思和牵挂。

开缄泪涴(6)销魂句,药饵香浓手自煎。

在接到你病中的书札不禁泪流纵横,我为你的病情深深担忧,仿佛看到你抱病自己煎熬汤药。

注释

(1)内子:妻子,张问陶的夫人林韵微,著名女诗人。

(2)飞鸿呼偶:飞行着的鸿雁呼唤伴侣。

(3)将:养。

(4)云叶髻:高耸浓密的发髻。

(5)雁头笺:一种优质纸张,因有雁头状暗纹,故名。

(6)开缄泪涴:打开书信,上面有泪花浸染过的痕迹。

创作背景

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一月,诗人离家赴京,次年四月考中三甲五十五名进士,寓居京城。不久传来了妻子在成都生病的消息,于是诗人心驰神往,写下了《得内子病中札》这首缠绵悱恻的诗,表示了自己与妻子的伉俪情深。

拼音版

nèizibìngzhōngzhá

tóngjiǎnhóngméijìngqiánxiǎobiébiàn便jīngnián

fēihóng鸿ǒuyīnchángfèngjiāngchúshòulián

mèngyuǎnzhěnpiānyúnchóumǎiguìyàntóujiān

kāijiānlèixiāohúnyàoěrxiāngnóngshǒujiān

作者简介

张问陶

张问陶

清代诗人、诗论家、书画家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此外还有老船、宝莲亭主、蜀山老猿、群仙之不欲升天者、药庵退守等别号,散见于书画印章。是清朝乾嘉年间著名诗人、书画家,所为诗专主性灵,独出新意,如神龙变化不可端倪,为清代性灵派中坚。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恃才傲上,强悍不屈,因与上官龃龉,郁郁不自得,仅任上一年零三个月,即称病辞官,侨寓苏州虎丘。一生游历天下,诗作5000余首,现存诗歌3500余首,被誉为“清代蜀中第一才子”。

参考资料

  • [1]于志斌.婉约诗.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561
  • [2]刘毅强.爱情诗一百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