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吏

shì cǎo cǎo zhù chéng tóng guān dào
chéng tiě xiǎo chéng wàn zhàng
jiè wèn tóng guān xiū guān hái bèi
yào xià xíng wèi zhǐ shān
lián yún liè zhàn fēi niǎo néng
lái dàn shǒu yōu 西
zhàng rén shì yào chù zhǎi xiá róng dān chē
jiān nán fèn cháng wàn yòng
āi zāi táo lín zhàn bǎi wàn huà wéi
qǐng zhǔ fáng guān jiàng shèn xué shū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潼关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为“三吏三别”之一。此诗借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天险,表达了诗人对当初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希望守关将士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好好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的安全。以缓急有致、神情毕现、形象鲜明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和神态,是此诗主要特色。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