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成

tángchéng
bèi guō táng chéng yīn bái máo yuán jiāng shú qīng jiāo
lín ài yín fēng lǒng zhú yān shāo
zàn zhǐ fēi jiāng shù pín lái yàn dìng xīn cháo
páng rén cuò yáng xióng zhái lǎn duò xīn zuò jiě cháo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堂成》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写的主要是作者所建草堂的景物和定居草堂的心情。首联从环境背景勾勒出草堂的方位;中间两联写草堂本身之景,通过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历尽战乱之后新居初定时的生活和心情;尾联说有人把草堂比拟扬雄宅,作者表示自己并不像扬雄。全诗语言精练,一气呵成,关合巧妙,不见痕迹。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