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

袁崇焕

明末抗清名将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万历进士,曾任福建邵武县令、兵部职方主事。天启二年(1622年)单骑出关考察形势,还京后自请守辽他筑宁远(今辽宁兴城)等城,曾先后击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亲率的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军的进攻,升授辽东巡抚。崇祯帝即位,授他兵部尚书衔,督师蓟辽。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围北京。他星夜驰援,因崇祯帝中反间计,以为他与后金有密约,被冤杀。

袁崇焕的诗

16首
丘浚

丘浚

明孝宗朝文渊阁大学士

丘濬(1422—1495),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出生在海南岛琼山,别号海山老人,琼山府城镇下田村(又名朱桔里,今名金花村)人,是中国明代中叶的理学名臣,15世纪的杰出学者,著名文学家、教育学家、经济学家、图书馆学家,明弘治朝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终年75岁,谥文庄。
薛瑄

薛瑄

明代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

薛瑄(1392—1464),字德温,号敬轩,明河津(令属山西)人。柬乐年闸进士,官御史、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并八阁参与机密。性刚直.曾因忤中官王振而下鞭。谥文清。学宗程朱.主张理在气中,修正朱子理在气先一说。善文辞,人谓其雅正。有《敬轩薛先生文集》。

薛瑄的诗

1332首
郑之珍

郑之珍

明代戏曲家

郑之珍(1518—1595),字汝席,号高石,明万历补邑庠生。后来祁门县文化部门,在渚口乡清溪村发现了郑之珍夫妇合葬墓及《清溪郑氏族谱》,确认他为祁门县渚口乡清溪人。郑之珍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序中自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 游心于方外。

郑之珍的诗

1首
邓云霄

邓云霄

明代文学家,官员

邓云霄(1566—1632),字玄度,号虚舟,广东广州府东莞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仕至广西布政使参政,有《百花洲集》《冷邸小言》等。

邓云霄的诗

2478首
孙承恩

孙承恩

明代诗人、官员

孙承恩(1481—1561),字贞甫、贞父,号毅斋,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延平太守孙衍之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等。

孙承恩的诗

1616首
释函可

释函可

明清之际诗僧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自称榼播和尚,俗名韩宗騋,广东博罗人。顺治五年(1648),由于写有“干预时事”的《再变记》而被捕,并流徙沈阳。在成所弘扬佛法,并曾倡建东北第一个诗社——冰天诗社。顺治十六年(1659)十一月二十七日卒于成所。有《千山诗集》等。

释函可的诗

1488首
王廷相

王廷相

明朝官员、诗人、哲学家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别号平厓,又号浚川,谥肃敏,河南仪封县人(今兰考县)。弘治壬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吏科给事中,历官都察院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掌院事,加太子太保。谥肃敏。有家藏、内台二集。

王廷相的诗

105首
杨继盛

杨继盛

明朝中期著名谏臣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李舜臣

李舜臣

明代大臣

李舜臣(1499—1559),字懋钦,一字梦虞,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明山东乐安人。嘉靖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为江西提学佥事、南国子监司业,累官太仆寺卿,未履任而报罢。闲居二十年。性简重慎详,一意经术,谓汉儒去古未远,其说可信,又以六书正汉儒注疏舛误。有《愚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