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诗人
萧悫(生卒年不详),字仁祖,梁始兴王萧儋孙,上黄侯萧晔之子。天保中入北齐。武平中为太子洗马。后主时为齐州录事参军。后人北周、隋,在隋任记室参军。工于诗。风格清丽,以《秋思》最著名。有集九卷,已佚。《全隋文》存其文一篇,《古诗纪》辑其诗十七首,著作有《萧悫集》。
王延(?—604),北周扶风始平人,字子元。师华山真人焦旷。武帝延至都下。久之,请还西岳,居云台观,诏修观宇。后又召至京,令校三洞经图缄,藏于通道观内。隋文帝即位,置玄都观,以为观主,令作道门威仪之制。
王延的诗
1首丘巨源(?一485),南朝齐兰陵人。宋初土断属丹阳,后属兰陵。巨源少举丹阳郡孝廉,为宋孝武所知。大明五年,敕助徐爰撰国史。帝崩,江夏王义恭取为掌书记。明帝即位,使参诏诰,引在左右。自南台御史为王景文镇军参军,宁丧还家。
丘巨源的诗
2首刘骏(430—464),字休龙,小字道民。南朝宋文帝第三子。初封武陵王,历任湘、雍、徐等州刺史,都督诸州军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率军镇压江汉蛮民起义。后文帝为太子刘劭所杀,率兵进讨,至新亭即位称帝,杀刘劭。在位期间,剪除宗室,重用中书通事舍人戴法兴、巢尚之、戴明宝,使专朝政。推行土断,并限制占山封水,抑制大族,加强君权,在位十一年。庙号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