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蒙笼
译
注
赏
拼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
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
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
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
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
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作品简介
《上大蒙笼》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前半部分写大蒙笼的自然环境,作者以自己行进途中所见为线索,层层叙写,揭示出大蒙笼的偏僻、险峻、生存环境的极端恶劣;后半部分写大蒙笼的民风,此地民风强悍,不服官府管制,名声在外。全诗运用白描,描述真实,对认识北宋时期激烈的阶级矛盾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创作背景
大蒙笼是江西太和县境内的一个偏僻山区。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为调查新法盐政的实行情况深入山区农村,写了许多纪行叙事、反映民病,指斥时政的诗歌,表现了一个封建时代良吏的民胞物与的精神。《上大蒙笼》就是其中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