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旧彭泽怀陶令
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
彭泽当此时,沈冥一世豪。
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
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
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
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
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
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
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
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
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作品简介
《宿旧彭泽怀陶令》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主要从陶渊明的名和字寻绎深意,先说渊明则水清无鱼,因而以一世之豪沉沦于县令这样卑微的官职。诗中又说刘汉制作的礼乐至晋代已丧失殆尽有如死灰,而陶渊明晚岁以字“元亮”行于世,素志在于以恢复天下为己任,并暗含对诸葛亮的企慕与效法。可惜当世没有刘备那样善用贤才的人,致使他未能实现平生心愿,却在江湖中消磨了岁月,只留诗歌于后世。篇末写出自己对陶渊明的无限钦仰和以诗文凭吊、招魂的用意。
译文注释
译文
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1)。
潜伏的鱼希望藏身在幽渺的地方,渊水澄明鱼儿无处可逃。
彭泽(2)当此时,沈冥一世豪(4)。
彭泽县曾经在古时,埋没了陶渊明这盖世英豪。
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5)。
汉室刘姓制作礼乐,到司马氏手中已衰微非常。
岁晚以字行(6),更始(7)号元亮。
中年以后陶渊明只用字号,要重振朝纲字号唤作元亮。
凄其望诸葛(8),肮脏(9)犹(10)汉相(11)。
凄怆地缅怀汉相诸葛,刚直倔强的个性也和他相仿。
时(12)无益州牧(13),指挥用诸将。
可惜当世没有益州太守刘备,能够任用贤才指挥良将。
平生本朝心(14),岁月阅江浪。
致使渊明平生徒存安邦定国的心愿,却只好把岁月消磨在江湖之上。
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15)。
空留下精工的诗篇,好像从九天落笔美妙非常。
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
从古到今不是没有可敬的人,独有渊明最值得交友、景仰。
属(16)予刚制酒,无用(17)酌(18)杯盎(19)。
不巧正遇我刚刚戒酒,因此不能斟杯酒向他献上。
欲招千载魂,斯文(20)或宜当。
想要招回他千年以前的灵魂,或许这首诗倒还适宜、妥当。
注释
(1)渊明无由逃:用“水清无鱼”之意。《大戴礼·子张问入官》:“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谓水太清则鱼不能藏身,人过于苛察,则不能容于众。
(2)彭泽:彭泽县,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3)沉冥:泯灭无迹。
(4)一世豪:陶渊明原有用世之心,志大才高,却被埋没于微官。
(5)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按诗意本当为“礼乐卯金刀,司马寒如灰”,意谓汉高祖刘邦命萧何制礼作乐,至司马氏掌天下的晋代,尤其至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世,礼乐废丧,已如死灰难以复燃。卯金刀,为“刘”字。
(6)以字行: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7)更始:重新开始,《庄子·盗跖》:“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此指重新恢复礼乐。
(8)凄其望诸葛:南朝宋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诗:“怀贤亦凄其”,此化用其意。凄其:寒凉。其:词尾。此形容情绪凄怆。诸葛:指三国时蜀汉宰相诸葛亮。
(9)肮脏:刚直倔强貌。
(10)犹:如同。
(11)汉相:即指诸葛亮。
(12)时:当世。
(13)益州牧:指刘备(162-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东汉末,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等。后为徐州牧。刘备善用贤士良将,得诸葛亮辅佐,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因取荆州,并得刘璋益州(今大多属四川)及汉中。后称帝,建立蜀汉政权。牧:指太守。
(14)本朝心:指匡扶晋室之心。
(15)落笔九天上:化用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句意。九天,极言其高。《孙子·形》:“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16)属:适值,恰好。制酒,止酒,戒酒。
(17)无用:无以。
(18)酌:斟酒,此指以酒祭献。
(19)杯盎:泛指酒器。盎:一种大腹敛口之盆。
(20)斯文:此文,即指此诗。
创作背景
《宿旧彭泽怀陶令》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冬,是时山谷由北京移知吉州太和县,路经彭泽县,追忆缅怀曾在此地担任过县令的陶渊明,遂作此诗。黄庭坚一直认为孝友忠信是做人的根本。本着这一信念,他对陶渊明作了与众不同的评价。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陈永正.黄庭坚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8-19
- [2]黄宝华.黄庭坚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8-30
- [3]黄庭坚 著 郑永晓 编.黄庭坚全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