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蚊蟆》
释义别看这些虫豸身形渺小,起初叮咬不过轻微痛痒。
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
咂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
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
如有肤受谮,久则疮痏成。
痏成无奈何,所要防其萌。
么虫何足道,潜喻儆人情。
《蚊蟆》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通过对蚊子叮人的描写,提醒人们警惕小人谗言中伤,防微杜渐。
《蚊蟆》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白居易时在忠州。在春暮夏初的时候,蚊子到处飞舞咂肤吸血令人生恨,于是作《蚊蟆》诗。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程恩泽《邳州道中》
——王建《羽林行》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朱熹《水口行舟二首·其一》
——陈亮《水龙吟·春恨》
——佚名《增广贤文(四)》
——杜甫《曲江二首·其一》
——裴耀卿《酬张九龄使风见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