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xīnzhú
xīn huáng cái jiě tuò hán qīng cōng
rǎn rǎn piān níng fěn xiāo xiāo jiàn yǐn fēng
shū duō tòu liáo luò wèi chéng cóng
wéi yǒu tuán tuán jié jiān zhēn xiǎo tó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新竹》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新竹刚刚褪去笋壳,便展现出青翠欲滴的生机;颔联进一步刻画了新竹的细腻与动态美;颈联描述新竹的布局与生长状态;尾联借新竹的竹节,赞美其坚贞不屈的品质。这首诗以新生的竹子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寓含了对坚贞不屈、生命力顽强等美好品质的颂扬。

作者简介

元稹

元稹

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

元稹(779—831),字微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存诗83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