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苦寒

nián shí èr yuè xuě fēn fēn
zhú bǎi jiē dòng kuàng mín
huí guān cūn jiān shí shì jiǔ pín
běi fēng jiàn shēn
wéi shāo hāo huǒ chóu zuò dài chén
nǎi zhī hán suì nóng zhě yóu xīn
dāng cǎo táng shēn yǎn mén
qiú shī bèi zuò yǒu wēn
xìng miǎn dòng yòu lǒng qín
niàn shēn kuì wèn shì rén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村居苦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酷寒季节农民生活的艰辛,与自己的温饱相对照,深感不安和自愧,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也反映了自己作为一个基层官吏享受俸禄的惭愧不安之情。全诗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