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huáng
ē jiāo xiàng qīng zhōng tiān nán míng
jiě tōng yín hàn yīng cái chū kūn lún biàn便 qīng
gāo shì gōng dài xiǎo xiān rén zhàn dǒu chá qīng
sān qiān nián hòu zhī shuí zài láo jūn bào tài pí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黄河》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以黄河无法澄清作比喻,暗示当时的科举考试的虚伪性。颔联借曲折蜿蜒和浑浊不清的特征,表现对权贵利用科举营私的指责。颈联用典,进一步讽刺世家望族对爵位和升黜的把持。尾联以调侃的语气,表露作者对科举和官场的失望。这首诗对晚唐混乱黑暗的现实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类诗作中很具有代表性,寓言写物,巧妙贴切,新警深刻,构思独特。

作者简介

罗隐

罗隐

唐末文学家、诗人、辞赋家

罗隐(833—909),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一作新登(今浙江桐庐)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唐光启中,入镇海节度使钱鏐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其诗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故少数作品能流传于民间。有诗集《甲乙集》,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参考资料

  • [1]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长春出版社.2000.701
  • [2]韩兆琦.唐诗精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357-358
  • [3]孙建军.《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4463-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