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杨花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作品简介
《木兰花慢·杨花》是清代词人张惠言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片托情于无人解、“当花看”的杨花,刻画了一个遭际坎坷、飘泊无依但又不颓唐消沉的寒士形象;下片表述清高自洁的心志,以及难以排遣的怅恨。全词意味深厚,寄托高远;比兴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词作的蕴藉。
译文注释
译文
尽(2)飘零(1)尽(2)了,何人解(3),当花看。正风避重帘(4),雨回深幕(5),云护轻幡(6)。寻他(7)一春伴侣,只断红(8)、相识(9)夕阳间。未忍(10)无声委地(11),将低重(12)又飞还。
任凭那杨花凋落尽,哪一个人懂得,把杨花当花看?正是放下门帘避风的时候,人在帐幕里避着春雨,云雾笼罩着飘荡的旗幡。想寻找那春天的伴侣,只有在夕阳西下时结识了落花。不忍心无声无息地坠落为泥,将要从低处又重新飞还。
疏狂情性算(13)凄凉,耐(14)得到(15)春阑(16)。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17)清寒(18)。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取(19)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20)。
放任潇洒的性情,只打算凄凉地忍耐着等到春残。就像和梅花迎着明月照大地,就像伴白雪如花飞满天,都只落得凄清孤寒。满怀无限的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看到青青池畔,有点点眼泪凝成的斑痕。
注释
(1)飘零:调落。
(2)尽:任凭。
(3)解:懂得。
(4)重帘:门帘。
(5)回深幕:回,避。深幕,帐幕。
(6)护轻幡:护,指笼罩。轻幡,飘荡的旗帜。
(7)他:那。
(8)断红:指落花。
(9)相识:结识。
(10)未忍:不忍心。
(11)委地:坠落于地。委,坠落。
(12)低重:低,指低处。重,重新。
(13)疏狂情性算:疏,放任。狂:指潇洒。情性:即性情。算:打算。
(14)耐:忍耐着。
(15)得到:等到。
(16)春阑:春残,春尽。
(17)合称:都称着,都落得。
(18)清寒:凄清孤寒。
(19)看取:看到。
(20)斑:斑点。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杨花》此词作于作者未仕之前。张惠言高才博学,早获时名,十四岁即为童子师。然而科举场中,却不顺利,八次参加会试,直到三十九岁才中进士,四年后就去世了。登第之前,他长期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由杨花想到了自己凄凉的身世,便写下了这首词。
拼音版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明清词观止》编委会编.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 明清词观止[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15 ,228.
- [2]王烈夫编著.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 第4册 明朝、清朝[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16 ,39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