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莲

shòu yǐng tíng tíng róng dàn xiāng yǎo yǎo shuí tōng
kān cuì jiǎn hóng xiāo gèng zài jiāng qīng yuè lěng zhōng
qīng fáng quán wǎn jié zhī bái qiū fēng
shèng shuāi lǎo yǎn rán zài fàng piān zhōu jiǔ kōng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秋莲》是元代诗人刘因创作的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咏物寄意的诗。诗人借秋莲受到风霜摧残而凋萎的景况来自喻,发抒感慨。一二句写秋莲“瘦影亭亭”的情态和“淡香杳杳”的品性,“不自容”、“欲谁通”,把莲花拟人化了;三四句写秋莲“翠减红销”的衰败和“江清月冷”的寂寞环境;五六句写秋莲遭遇白露秋风,身不由己,难全晚节;末两句诗人面对盛衰变化的现实,发出慨叹。诗中处处将秋莲与自己联系起来,反映了诗人坎坷的经历和抑郁苦闷的心情。形象鲜明,含蓄婉转,寄托很深。

作者简介

刘因

刘因

元代大儒,理学家、诗人

刘因(1249—1293),初名骃,字梦骥,保定容城(今属河北)人。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其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1291),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有《静修先生文集》二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