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韬光禅师

shān mén zuò liǎng shān mén liǎng yuán cóng fēn
dōng jiàn shuǐ liú 西 jiàn shuǐ nán shān yún běi shān yún
qián tái huā hòu tái jiàn shàng jiè zhōng shēng xià jiè wén
yáo xiǎng shī xíng dào chù tiān xiāng guì luò fēn fēn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寄韬光禅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首联叙述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颔联与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风景;尾联阐述禅师的平常道行,随缘真心。全诗浑然天成,禅韵缭绕。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