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

yòuchéngláng
táng qián zǎo rèn 西 lín shí ér rén
wèi kùn qióng níng yǒu zhǐ yuán kǒng zhuǎn qīn
fáng yuǎn suī duō shì shǐ使 chā shū què shèn zhēn
zhēng qiú pín dào zhèng róng lèi yíng jīn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作品简介

《又呈吴郎》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了劝吴郎让寡妇打枣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爱。全诗夹叙夹议,如话家常,语气恳切,朴实动人,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使作品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别具一种活泼、疏散之美。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29-320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74